●风痹痛 由风寒湿踞于经络,以致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筋骨疼痛,畏风怕冷也 鱼胶(四两) 姜汁秘熬膏摊布贴。
老生姜 凤仙子 川椒 共捣,拌菜油擦之。
汾酒放烈日下晒熬,以手蘸摩患处,旬日一作,三五次愈,三伏时尤效。虽积年锢疾,诸药不应者,可刈病根。凤仙子煎汤频洗。
独蒜汁 韭汁 艾汁 姜汁 葱汁(各四两) 滴花烧酒(二十两) 同煎滚,入麻油(四两),熬至汁枯滤清,用丹收成,加入冰片、乳香摊贴患处,兼治箭风极效,名捉虎膏。
五茄皮 防己 独活 木瓜(炒) 川芎 天麻(酒炒) 秦艽 淡附子 桂枝 防风(各一两) 黄耆 当归 制半夏(各二两) 红花(二两二钱) 生地(酒炒,四两) 豨莶(酒蒸,三两) 甘草 白芥子(各六钱) 十八味为细末,炼蜜打丸,每重二钱,空心酒化一丸服。
川乌 故纸 乾姜 淡附子(各一两) 草乌 官桂 川椒 樟脑 香附 杜仲 木香 乳香 大茴 南星 防风 川芎 安息香 半夏 大黄 桃仁 当归(各五钱) 丁香 芸香(各四钱) 沉香 檀香 硫黄 冰片 甘松 山奈 雄黄 没药 艾叶 羌活 白芥子(各三钱) 麝香(二钱) 三十五味研细,用苏合油或丁香油,或麻油拌匀,打热收藏。用时先将手搓热,以药摩患处,俟皮肤香透,将药放开,但以手按皮肤,徐徐摩擦,此药一两,可用十馀次。专治风寒湿邪,踞于经络,凡筋骨疼痛,四肢拘挛、麻木,腰膝畏寒等证,皆病在躯壳,服药不能速效,宜以此药摩之最妙;兼治男妇寒疝攻痛,寒湿腹痛、肠鸣,阴寒霍乱转筋,及寒湿凝滞,而结成肿毒者皆效。
按风寒湿三气为痹,俗呼风气痛是也。治法总以辛温通逐为事,但经热则痿,络热则痹,是痹证亦有属热者。且六气都从火化,若其人体质多火,或素嗜膏粱,总受风湿,易于化热,临证时,必察其有无苔黄口渴小便短赤之兼证,始可治如上法。否则当从虚劳门,清金养血丹之例矣。痹证属热者,陈海蜇(漂净,四两) 凫茈(即荸荠,二两,劈开)煎至蜇化为度,频服,外以朴硝泡汤,乘热熏洗,或盐卤煎热,淋洗亦妙。
●脚气 冬瓜皮(三两) 葱(一两) 煎汤频洗。
鲜鱼骨炙研末,菜油调涂。
凤仙花叶根,同紫苏叶煎汤频洗。
海桐皮 防己 片姜黄 蚕砂(各三钱) 苍术(一钱) 煎汤熏洗,日三四次。朴硝煎浓汁汤,淋洗,日数次,勿间断,可除根不发。或每日以盐卤煎热淋洗亦妙。
一味黄柏酒炒焦研末,蚕砂汤为丸,绿豆大,每晨后,盐汤服三钱,久服自痊。
金银花为末,酒调服,再用金银花、猫儿眼草、露蜂房等分,煎汤洗足,冲心者可愈。
●转筋 滴花烧酒一碗,汤热入斑蝥末搅匀,乘热熨患处,并须数人更迭,蘸酒于转筋处拍之,冷则更易,直至小便通,转筋自止。若仅用烧酒,则力缓矣。
●鹤膝 无名异 地骨皮(各一钱) 麝香(三分) 没药 乳香(各去油三钱) 共研。以车前子打汁入黄酒和涂患处,三日即痊,名异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