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身经通考»卷一·答问»身经答问九
身经答问九

长春子曰:予问脏腑阴阳其所属之类不同者多矣,可得而问其详乎?

曰:于《经》有之,我为子类举焉,可乎?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旁,中有小心。从之有福,违之有咎。

心主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其畜羊,其谷黍。

肺主魄,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其畜马,其谷稻。

肾主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其畜彘,其谷豆。

肝主魂,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其畜鸡,其穀麦。

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主转味而出入,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畜牛,其谷稷。

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心出汗,肺出涕,肝出泪,脾出涎,肾出唾。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

诸脉皆属于目,诸髓皆属于脑,诸筋皆属于节,诸血皆属于心,诸气皆属于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春气病在头,夏气病在脏,秋气病在肩背,冬气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中寒,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若冬不按蹻则皆不病。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吁。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口甘为脾瘅,肥美之所发也。口苦为胆瘅,此人数谋虑不决,治之以胆募俞。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在期门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两旁,各开一寸半。

颈脉动,喘咳,曰水。目肿如卧蚕状,曰水。尿黄赤安卧者,曰黄疸。食已如饥者,曰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曰黄疸。

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食不能下者,胃脘鬲也。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神有馀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治神有馀,则泻其小络之血。

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久病为难治,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

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穀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天有六气,人以三阳三阴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脏六腑下应之。

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其主病。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阳盛阴虚,□□□□□□□死,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天时胜。则舍人之病,而从天之时;人病胜。则舍天之时,而从人之病。此盖有权衡焉,所当以形症察之,而不可专恃乎脉者也。

下一篇:身经答问十上一篇:身经答问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