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神农品百种滋味,时代衍万世图典。
熊胆
熊胆

熊胆

xióng dǎn

药用

为脊椎动物熊科棕熊、黑熊的干燥胆汁。棕熊胆主产于东北、华北地区,陕西、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省亦有分布;产于云南者称“云胆”,品质最优;产于黑龙江、吉林者称“东胆”,产量最大。黑熊胆主产于东北及华北地区。夏秋季猎取为宜,迅速取出胆囊,干燥。去净胆囊皮膜,研细用。现多以活熊导管引流的熊胆汁干燥后入药,称为“熊胆粉”,用法相同。

药性

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应用

1、热极生风,惊痫抽搐。本品苦寒清热,能凉心清肝,息风止痉。主治肝火炽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风、癫痫、子痫,手足抽搐。如《食疗本草》单用本品和乳汁及竹沥化服,治疗小儿痰热惊痫;若用治子痫,可单用本品温开水化服。

2、热毒疮痈。本品苦寒,清热解毒之效颇佳,又能消散痈肿。故常用于热毒蕴结所致之疮疡痈疽、痔疮肿痛、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如《千金方》外涂熊胆,治疗久痔不瘥;也可用水调化或加入少许冰片,涂于患部,治疗热毒疮痈等。

3、目赤翳障。本品主入肝经,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故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及目生障翳等症,如(《全幼心鉴》)以本品少许,蒸水外洗,用治新生儿胎热目闭多眵;或常以本品与冰片化水,外用点眼,如熊胆丸(《本草纲目》)。

此外,还可用于黄疸,小儿疳积,风虫牙痛等。

用法用量

内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虚寒证当禁用。

古籍摘要

《本草蒙筌》:“治男、女时气热蒸,变为黄疸;疗小儿风痰壅塞,发为惊痫;驱五疳、杀虫,敷恶疮散毒;痔病久发不愈,涂之立见奇功。”

《本草纲目》:“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本草从新》:”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五痔。实热则宜,虚家当戒。”

  提示: 当前显示1张图片,您需要登录,才可以查看全部,并享有搜索权限。【登录

…… …… ……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