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聪(Sìshéncōng,EX-HN1)
四神聪,组合穴名。出自《太平圣惠方》。由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的四个点组成。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四个点分别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有枕动脉、颞浅动脉、额动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分布。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低智、痴呆。平刺0.5-1寸。
腧穴功用
宁心安神,明目聪耳。
腧穴定位
简便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四个点分别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处。
解剖定位: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布有枕动、静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吻合网,有枕大神经,耳颞神经及眶上神经的分布。
主治病证
1、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低智、痴呆、中风、偏瘫。
2、脑积水、大脑发育不全、休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等。
腧穴操作
1、向会刺:正坐,取1.5寸或1寸毫针,先自前神聪向百会穴沿皮透刺,进针0.5-1寸,以酸胀热痛为度再用同法,由后神聪透向百会,再由左右神聪向百会透刺,留针15-30分钟。此法名谓“神聪向会刺”。
2、对向对锋刺:取正坐位,用1.5寸毫针,由左(右)神聪向右(左)神聪沿皮透刺,或由前(后)神聪向后(前)神聪沿皮透刺0.8-1.2寸,以酸胀痛为度,可采用平补平泻或提插捻转等补泻法。留针15-30分钟。此为“神聪对向对锋刺”。
临床运用
1、针刺四神聪治疗子痫:先针内关、风池症减,翌日刺头维、足跟穴、人中不见好转,后每15-20分钟发作一次。即刻针四神聪,配百会、内关、风池,留针1小时痫止。10日后又觉头晕,依上穴又针1次而愈。
2、四神聪治疗癔病性失语:有人报道1例,药治1周未愈,取四神聪沿皮下各朝外方向刺1寸,留针15分钟,当即能发音讲话。
3、四神聪穴配合体针治疗乙脑后遗症:以四神聪为主加肩髃、曲池等穴,四神聪进针后针尖向后平刺0.5-0.8寸,捻转提插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135例,39例患者智力语言能力有明显恢复,显效9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84%。
4、四神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后神聪透前神聪,行强刺激手法20分钟,嘱患者活动腰部。3分钟后,病人腰部明显减轻,留针20分钟后腰痛基本消失,前屈后伸基本正常,2次告愈。
常用配伍
1、配神门穴、三阴交穴治失眠。
2、配太冲穴、风池穴治头痛、头昏。
腧穴附注
1、“神聪向会刺”和“神聪对向对锋刺”颇有类同点惟对向刺提法较为广泛,针刺长度一般来说可长可短,有超过百会而刺及前(或后)左(或右)之神聪穴者。
2、于临床上本穴多用针刺法,少用灸法,单用针法刺向百会者谓“神聪向会刺”,此法又名“四花向会刺”。盖其形似4朵绽开的花而得名。如用灸法则可取少许艾绒,用拇、示指捻搓成米(麦)粒状艾炷,剪去穴处头发后,涂以薄薄一层凡土林或大蒜汁,上置艾粒灸治3-5壮。
古籍摘要
《太平圣惠方》:“神聪四穴,在百会四面,各相去同身一寸,理头风目眩,狂乱风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