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素问识»卷三»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马云:评,论也,内论病有虚实之义,故名篇。吴云:通,普也。高云:犹言统论虚实也。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张云: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夺,失也,二句为病治之大纲,其辞似显,其义甚微,最当详辨。(此以下,论说精确,医家所宜识,以文繁,今省之。)李云: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为外夺,气怯神疲,名为虚证。简按:邪气之客于人身,其始必乘精气之虚而入,已入而精气旺,与邪气俱盛则为实,如伤寒胃家实证,是也,若夫及邪入而客,精气不能与之相抗,为邪气所夺则为虚,如伤寒直中证,是也。马云:邪气盛者,外感也,正气虚者,内伤也,此说不可从。

气逆者足寒也 张云:气逆不行,则无以及于四肢,阳虚于下,故足寒也。

余脏皆如此 马云:此肺虚,而非相克之时则生,如春秋冬,是也,如遇相克之时则死,如夏时之火,是也,余脏虚者,其生死亦如此而已,夫帝问虚实,而伯先以虚为对,未及于实也。张云:一曰:肺王于秋,当秋而气虚,金衰甚也,故死。于义亦通。

寸脉急而尺缓 简按:王云:脉急,谓脉口也,而不解尺缓之义,诸家俱为尺中之脉。非也。论疾诊尺篇云:审尺之缓急小大滑涩。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尺缓,即尺肤缓纵之谓,此节以脉口诊经,以尺肤诊络,盖经为阴为里,乃脉道也,故以脉口诊之,络为阳为浮 ……

  提示: 注册登录后,享有更多权限,并可使用全文检索功能。【登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