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寿世传真»修养宜饮食调理第六»杂食类
杂食类

性各不同。

味淡。

天雨水

(性平。久下厘雨为撩水)

○宜治心病狂邪。

露水

(性平。露能解暑,疟疾由于暑,故治疟之药宜露一宿服。)

○宜止烦,清心。

雪水

(性冷。)

○宜解疫,去酒热,消痧痱。洗目退赤。

冰水

(性冷。)

○宜去烦热,解暑毒酒毒。

○忌多食,寒热相激,成脾疾。

海水

(性温。)

○宜去风瘙,消食胀。

江河水

(性平。)

○宜煎通二便药。急流者,性速而达下;回流者,性逆而倒上。

泉水

(性寒。)

○宜解热闷烦渴。

温泉水

(性热。下有硫硖。)

○宜治疥癣。

井水

(性平。山泉者上,城市者下。清晨初汲,为井华水。)

○宜治热解烦。

地浆水

(性寒。掘地作坑,用新汲水搅浊待澄取用。)

○宜治中暑暍。

阴阳水

(性平。生熟各半。)

○宜治上吐下泻,仓卒霍乱。

扬劳水

(性速。用勺扬起千遍。又名甘澜水。)

○宜通二便。

百沸水

(性温。滚水久沸。)

○宜主发散,助阳气。

屋漏水

(性寒)

○忌有毒不可用。

花瓶水

(性热。)

○忌有毒不可饮。

盐卤水

(性热。有毒。熬盐初热,槽中滴下黑水。)

○忌有大毒。

碱水

(性温涩。取蒿、蓼等草,用水浸过,晒干烧灰,以所浸之水淋汁,入白面凝结成碱。)

○宜消食磨积,洗衣去垢。

○忌多用损肠胃。

米泔水

(性甘平。)

○宜常饮调和脾胃。浸洗药良。

甑气水

(性凉。)

○宜洗面上口唇烂疮。

饭汤水

(性温。)

○宜调中开胃,理脏腑。

性微寒。新茶性热,陈茶性凉。

○宜除烦止渴,消食下气。解食物油腻烧炙之毒。浓煎引吐。和生姜煎,名姜茶饮,茶助阴,姜助阳,使寒热平,治小伤风寒可常用。

○忌多食寒胃,消脏腑脂膏。(嗜茶面黄,寒伤胃也。)酒后饮茶,引入肾经、膀胱,多患瘕疝水肿。空心早起亦忌。

《本草拾遗》云:饮茶能消食除痰,止烦去腻,然过饮则伤脾胃。每食后,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脾胃不损,且食物之在齿间者,得茶漱涤之,尽消缩脱去,不烦刺剔,而齿亦因此坚密。

孩儿茶

(性涩。出南番。以细茶末入竹筒埋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成块。)

○宜清热,收湿,止血,化痰,生津。涂肌定毒疼。

性热。

味辣者能散,味苦者能降,味甜者能和,味淡者利小便,味厚者性烈毒。最宜温服,宜少饮有益。

○宜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却邪,逐秽暖水,能通行一身之表,引药至极高之分。此少饮之益。

○忌热饮伤肺,冷饮伤脾,多饮伤胃,成蛊膈,动火致吐血消渴,积湿生痰气足病,蓄热生痈疽及成痔漏,为害无穷,至丧命不可救药。

烧酒

(性大热。宜浸药饮,贴汤火伤。不宜多饮热饮。)

高粱酒

(性平。即稷米酒。和中止泄,治腹疾良。)

粟米酒

(性寒。胃热稍渴者,饮之良。泄泻者不宜饮。)

戒酒语:

陈宗泗曰:斟于杯中者,酒也。吸于口,入于喉,则流毒无穷。伤脏坏腑,乱性昏神,失事废时,生嫌惹厌。助狂徒之气,发钝夫之言,致无形之疾,损有限之年。内受种种暗伤,外现般般丑态。本能者纵而不节,不能者效而强贪。习惯难移,悔而莫及。今为改酒之名,谓之祸水。

麻油

性热。

○宜解毒润肠。调疮毒药良。

○忌生食滑肠胃。

菜油

性热。生则热,煎则寒。

茶油

性平。

○宜腌小菜。

豆油

性热。气膻。

○宜润肠。

○忌多食反困脾。

桐油

性冷。

○宜熬膏药。解热毒。

○忌误食大作泄泻。用陈柿饼煎水即解。

性寒。

人心火盛,笑不止似疯者,用盐煅赤,煎水饮之,即止。

○宜清火,解毒,固齿。善入而软坚。

○忌多食,伤肺发咳,伤肾发渴,助水肿,损容颜,泄胃中津液(过食咸味必口干,可知)。

性温能敛。

○宜消食,解毒,开胃,令人思食。治口舌热疮,含漱即愈。

○忌多食损齿、悴颜、伤筋(因收缩太过也)。

性微寒。

以豆造。陈久者良。

○宜除热及汤火毒,杀一切鱼肉菜毒。

○忌多食助湿损精(因咸入肾也)。患疮疖愈后勿食,防疤黑。

性热。陈者性平。< ……

  提示: 当前显示2000字,注册登录后,可显示10000字,并享有搜索权限。【登录

…… …… ……

下一篇:斋戒语上一篇: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