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传外科方»疔疮五痔»疔疮治法
疔疮治法

夫疔疮之初生也,人多不觉。生于头面手足肚胁腰腿间,亦无定处,一二日必作寒热如疟,头疼体痛不可忍,其痛稍异于寻常之证,须去遍身寻认其疮,如有小疮与常患之疮稍异,即是疔也。此疮得患,各有所因,而其形状亦各不同。

猪疔形圆而小,疮口内有油(⊙)。羊疔形长色白(囗)。牛疔形圆而小,疮口内无油(。)。狗疔形长或带尖,色赤(图缺)。驴、马疔其状三角,顶上有黑点,根赤。(△或图缺)。要知此疮非特猪、牛、狗、羊、驴、马之毒所致。宿水不洁,饮子亦生水疔。豆腐中有人汗,食之亦生豆腐疔。又有气疔、鬼疔,形状虽不一,然其治之之法则一也。

疮色缓:第一日疮顶疱色小白,第二日色大白,第三日色微紫,第四日色真紫。疮色急:第五日色微青,(小紧。)第六日色深青。(大紧。)第七日色黑。其状有如鱼脐,又如灸疮之状,乃最紧急之候也。

疮证吉:有应。如生一疔之外,别处肉上再生一小疮,即是有应,可用针挑破,护场。疮四围有赤肿,生多,疮多者谓之满天星,饮食如常,头痛,身热,手足温。疮证凶:无应。别处肉上无疮,不护场,疔四围无赤肿,内疔盛,渴欲饮水,饮食不进,头眩眼花,护床不动,卧不起也,眼白,睛痴不转,唇舌青,腹痛。甚者有内疔、五心肿、手足冷、气粗、无脉。

〔桃红散〕

治诸疔疮,虽有凶证迭见,六脉俱绝死者,此药悉能主之。

蟾酥(少许) 信石(少许) 蝉蜕(三个,去足翅) 蜈蚣头(一个) 斑蝥(三个,去足翅) 国丹(五钱) 风化石灰(一两,沙锅盛,瓦片盖,炭火煅二时久取出)

上各制,同研为末,令极细,指爪甲刮葱白皮内涎调药。先以禾叶针针破疮口,可深半寸。凡疔疮必有红丝路,可随红丝斜下针。如疮在胸以上,可斜向下;如在胸下,可针斜向上。盖疮毒喜趋心,故下针亦随毒气行也。出针后,疮口有恶血,须令出尽,别将蟾酥一粒如麦粒大,入在疮口中,用针送令深入,却以前葱涎所调药敷疮口,莫敷在好肉上,用冷水浸湿二三十重,贴在药上,封固疮上。如清早封固,至晚觉疮口热,即去纸,水洗去令净,用玉红散掺疮口,疮口必有数日臖作疼痛,只用玉红散掺疮,仍日用葱汤洗。然疔疮之证虽危恶,但能用针破疮口,入蟾酥在内,以桃红散封固疮后,即可保其回生也。至如疮口臖作疼痛不可忍,可不必忧,此非疔毒为害,乃是蟾酥在臖作腐烂疔毒,故尔痛也。可採芙蓉叶,桑叶亦可,擂敷疮四围,散其血勿令血潮,日夜各换一药,须洗疮后上药,其疮安好不日也。若疔疮初发之时,必发寒热身疼,此乃毒气在表,当汗而解,自沸汤主之。老人、虚人、孕妇,不宜汗下,只用桃红散拔其毒。

〔自沸汤〕

白矾(五钱) 青黛(三钱) 塚间贴背干石灰(三钱)

上为细末,研至无声为度,打和令匀。每服三钱,井花水半碗调,柳条搅千百下令匀,顿服之。厚衣盖覆良久,用葱豉汤入醋少许,极热服,少助药力,得汗而解。

若始不觉是疔疮,不曾以前法出汗,过数日方觉,则寒热体痛皆罢,毒气入里矣。须用利药使内中毒气下泄,雄黄丸主之。

〔雄黄丸〕

雄黄(五钱) 郁金(五钱) 巴豆(半钱,去心壳略去油)

一方加信石一字许,不可多用,以清油煮半日取出,晒乾入药。一方加斑蝥七个,去翅嘴,以糯米炒变色,去米用。又治瘰疬。一方加玄明粉三钱,又治咽喉肿痛喉闭等证。

上各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丸,冷茶清吞下,取利为度,如不利再服。

〔玉红散〕

寒水石(一两,煅) 轻粉(少许) 国丹(少许)

上件研为细末,掺疮口上,日夜二洗二换。盖蟾酥膏、桃红散,皆为毒药,故令疮疼痛,用玉红散解二药之毒,用二药散其血,则当自然安矣。若一时未能辨前项蟾酥、桃红散等药,可用李世安一宗治法主之,功效尤速。

……
  提示: 当前显示2000字,注册登录后,可显示10000字,并享有搜索权限。【登录

…… …… ……

下一篇:李世安治疔法上一篇: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