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秘传外科方»总论»方药
方药

〔化毒消肿托里散〕

专治痈疽、发背、发乳、骨痈、疔疮、肿毒,及一应诸般恶疮疖,咽喉肿痛。

人参(无亦可) 赤茯苓 白术(各六钱) 滑石 桔梗 金银花(各二两) 荆芥穗 山栀子(各五钱)当归(一两) 川芎 黄耆 赤芍 苍术 麻黄 大黄 黄芩 防风 甘草 薄荷连翘 石膏 芒硝(加宿砂,不用此)

或加栝蒌、牡蛎、贝母、木香。疔疮,加脚莲、荷车。[疒/其]疳,加车前子、木通、竹叶。疼痛,加乳香、没药。咽喉,加大黄、栀子、竹叶、灯草。脚气,加宣木瓜、槟榔。咳嗽,加半夏,姜汁制,用生姜同煎。

上为㕮咀,每服五钱重,水一碗,葱白一根,煎热服,汗出为度。服后若利三五行为妙。大病不过三五服,即内消,化毒尽矣。

〔内托千金散〕

专治痈疽、发背、脑疽、乳痈、诸恶疮疖。

人参 当归 黄耆 白芍 川芎 防风 官桂 桔梗 白芷 甘草 栝蒌 金银花(各等分)

痛甚者加当归、芍药、乳香、没药。

上为㕮咀,每服七八钱重,水二大盏,煎至七分,入好酒半盏,去滓温服。日进二三服之后,疮口有黑血出者,及有汗出,此药之功效也。不问证候猛恶,用药一两重,水一大碗,入酒服之,不成者自散,已成者即溃。

〔秘传十六味流气饮〕

(亦名内补散、前十味托里散。)

人参(去芦) 当归(酒洗) 官桂(去皮) 川芎(去土) 防风(去芦) 白芷 桔梗(去芦) 黄耆(去芦) 甘草(炙) 厚朴(去皮,姜制。各三钱)

加六味于后:南木香、白芍药、大腹子、乌药、枳壳、紫苏各三钱。不退,加白茯苓、白术(煨)、熟地黄。不进饮食,加宿砂、香附子。痛,加乳香、没药。水不干,加贝母、知母。疮不穿,加皂角刺。咳嗽,加陈皮、半夏(汤洗七次。)杏仁。(姜五片煎。)大便秘,加大黄、枳壳。小便不利,加麦门冬、车前子、木通、灯草。

上前方专治痈疽、发背、乳痈、脚痛诸般恶疮疖。毒未成速散,已成即溃,败脓自出,恶肉自去。服此药后,疼痛顿减,此当用之,非常有验。

总为细末,每一服五六钱重,用酒调服。不饮酒者,木香汤下,米汤亦可。详味此方,其所用药皆发散风毒,调理气血、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等药。五毒不识而坐收疡医者,十全之功,尚以气不和,多用气药为主;血不和,多以血药为主。

上㕮咀,用水一盏半,葱白一根,煎至七分,加酒一呷。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立见神效。

〔内塞散〕

治诸恶疮疖,热退脓血不止,疮肉虚证疼痛。可排脓定痛,生肌内补。

人参(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黄耆(盐汤浸) 芎藭(洗去土) 茯苓(去皮) 防风(去芦)桂心(各二钱半) 桔梗(一两) 远志(一两) 甘草(一两) 白芷(一两) 宿砂(二两) 香附子(二两) 厚朴(二两) 赤小豆(五合,酒浸) 附子(二枚,去皮,煨)

烦渴,加五味子、茯苓、陈皮、白芍药、熟地黄。

上㕮咀,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入酒热服。

〔仙方解毒生肌定痛散〕

专治痈疽、发背、乳痈、人面、外臁、金刀、诸般恶疮疖肿毒,并皆治之。

黄连(一两重) 黄柏(四两重) 木贼(一两) 防风(一两) 苦参(四两重)

加羌活、独活。

上㕮咀,大瓦瓶盛水,入前药煎汤。以炉甘石十斤,用炭火煅通红,钳出在药汤内,不问几片大小者,皆要以酥,内青色方好。如石不酥,再将前药滓煎汤,再以石淬酥方了。却将瓦盆盖在地上,一昼夜收火毒,将起候乾,研为极细末。此石十斤,用石膏二十斤,别研极细拌匀,和后药用度。

赤石脂煅,谷丹炒,此二味同前打和。

南木香 血竭 降真节 乳香 没药 白芷 黄连 黄柏 白蔹(各等分) 龙骨(煅)

加朱砂、何首乌。有虫,加轻粉、苦参、百药煎、雄黄。水不干,加螵蛸去皮,无名异煅,蓼叶烧灰。

上各为细末,与前药拌和用之,敷中间。

〔洗药〕

用此药煎汤,乾净洗之。

防风 白芷 赤芍 苦参 甘草节 荆芥 艾叶 金银花 苍耳 羌活 独活 荷叶蒂当归尾 牙皂 柏子 蜂房 葱白 茶脚

先熏后,待温冷用。洗得乾净,以绢衣抹乾后,用清油硬调前生肌定痛散敷之。如湿乾掺,无脓,不要留口,一日一换。如有脓,可以留口出毒去脓水。用药已了,可便用黑纸盖之,以绢带紧缚三五转。外臁三日一换,不要打动,立有功效。如要烂去腐肉,取生蜈蚣一条,用竹筒盛油,放蜈蚣在内浸死,用火煅为末,加些小在前敷药内敷之。一昼夜,其痛不止,即洗去此药,却换前药,便不痛矣,即生肌。

〔化毒散血拔毒散〕

四围敷药,化毒散血拔毒散 治一应诸恶疮并脚疾。

赤芍 防风 白芷 内消 脚莲 荷车 北细辛(各三两重) 归尾 殭蚕 蝉蜕 五加皮(二两)

如敷不退,加此敷之,即能消散。

南星 何首乌 ……

  提示: 当前显示2000字,注册登录后,可显示10000字,并享有搜索权限。【登录

…… …… ……

下一篇:疔疮治法上一篇:总论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