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针灸集成»内景篇针灸»大便
大便

针灸法:大渴饮水多为滑泄,水入即泄,泄而复饮,此无药,当灸大椎三五壮(易老)。

泄泻三五年不愈。灸百会五七壮即愈(《医鉴》)。

久泄痢,灸天枢、气海,大能止泄(《丹溪》)。

泄痢不止,灸神阙七壮(一云三七壮),关元三十壮(《得效》)。

溏泄,灸脐中为第一,三阴交次之(《资生》)。

泄痢,灸脾俞随年壮,脐中二十壮,关元百壮,三报,二七壮(《得效》)。

飧泄,取阴陵泉、然谷、巨虚上廉、太冲(《纲目》)。

泄泻如水,手足冷、脉欲绝、脐腹痛,渐渐短气,灸气海百壮(《得效》)。

下痢腹痛、便脓血,取丹田、复溜、小肠俞、天枢、腹哀(东垣)。

冷痢,关元、穷谷灸五十壮(东垣)。

里急后重,取合谷、外关(东垣)。

痢不止,取合谷、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天枢、神阙、中极(《纲目》)。

诸下痢者,皆可灸大都五壮,商丘、阴陵泉各三壮(《纲目》)。

大便秘涩,取照海(针入五分、补三呼、泻六吸,立通),支沟(针半寸、泻三吸),太白(泻之。《纲目》)。

大便不通,取二间、承山、太白、大钟、三里、涌泉、昆仑、照海、章门、气海(《纲目》)。

大小便不通,取大都、环岗、水道(《纲目》)。

关格吐逆而小便不通,先灸气海、天枢各三七壮,吐止,然后用益元散以利小便(《正传》)。

妇人产后腹胀,大 ……

  提示: 注册登录后,享有更多权限,并可使用全文检索功能。【登录

…… …… ……

下一篇:上一篇: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