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洞天奥旨

凡例 图(图缺)

卷一

疮疡标本论 疮疡辨脉论 疮疡阴阳论 疮疡善恶论 疮疡经络论 疮疡内外论 疮疡火毒论 疮疡肿溃虚实论 疮疡顺逆论

卷二

疮疡死生论 疮疡呕吐论 疮疡口渴论 疮疡秘结论 疮疡痛痒麻木论 疮疡寒热论 疮疡辨脓血论 疮疡险地论 疮疡死肉论

卷三

疮疡生于富贵论 疔疮形症论 疮疡阴阳真假论 妊娠疮疡论 疮疡肥瘦人不同论 疮疡随症用药论 疮疡开住论 疮疡火灸论 疮疡刀针论

卷四

疮疡敷药论 疮疡治法论 疮疡调护论 舍痈从症论 舍脉从痈论 舍时从痈论 疮疡用金银花论 疮疡不可纯委鬼神论 产妇生疮疡宜用补阴论 疮疡不必随经络用药论

卷五

背发 泥丸发 脑后发 耳后耳下发 耳前发 鬓发 脸发 对口发 目锐眦下发 颐发 唇发 肩臑发 肾俞发 腰下发

卷六

胸乳上发 胸发 额发 两胁双发 流注发 环项发 肾阴发 对脐发 尻发 手背发(附手心发) 足背发(附足跟疽、足心发) 肺痈、肺痿 肠痈 臀痈

卷七

骨痈 腰痈 臂痈 膝痈 腋痈(附马刀挟缨) 乳痈 箕门痈 眉疽 蠹疽 手足指疮(附脱疽) 筋疽、痨疽、啮疽 中庭疽 井疽 合阳疽

卷八

疔疮 骨羡疮 骨毒滞疮 骨痿疮 陈肝疮 赤炎疮 血胤疮 天疱疮 瘰疬疮 内外臁疮 人面疮 血风疮

卷九

杖疮 秃疮 鱼脐疮 阴包毒疮 燕窝疮 羊胡疮 胎毒疮 恋眉疮 肺风疮 齄鼻疮 粉花疮 裙边疮 脏毒痔漏疮 阴囊破裂漏水疮 胞漏疮 雌雄狐刺疮 水流麻根疮 肥黏疮 千日疮 时毒暑疖 齿踞 白壳疮

卷十

鼻瘜 鼻痔 嵌指 鹅掌风 疥疮(附脓窠疮) 坐板疮 喉闭蛾疮 大麻风 蛇窠疮 蜘蛛疮 阴阳湿痰破疮(附脱脚) 杨梅疳疮 杨梅圈疮 杨梅结毒 翻花杨梅疮 阴阳杨梅疮 杨梅癣疮 杨梅痘子 齿窟疮 胎溻皮疮

卷十一

风热疮 黄水疮 伤守疮 手足丫毒疮 胎窬疮 湿毒疮 火丹疮(附赤白游风) 内丹 飞灶丹 吉灶丹 鬼火丹 天火丹 天灶丹 水激丹 胡次丹 野火丹 烟火丹 胡漏丹 粉瘿瘤 筋瘤 骨瘤 石瘤 气瘤 血瘤赘 肉瘤赘

卷十二

走马牙疳 口疳 鼻疳 喉疳 月蚀疳 旋指疳 袖手疳 臊疳 阴疳 妒精疳 无辜疳伤疮 湮尻疮 落脐疮 脐漏疮 金刃疮(附自刎) 火烧疮 汤烫疮 含腮疮 皴裂疮 漆疮 冻疮 箭毒疮

卷十三

跌打损伤疮(附破伤风) 日晒疮 虎噬疮 犬咬疮 鼠啮疮 马汗疮 火瘢疮 灸火疮 汗渐疮 独骨疮 竹木签破伤水生疮 蛇咬疮 蜈蚣叮疮 蝎伤疮 蜂叮疮 蝲虫伤痛 蠼螋尿疮 人咬伤疮 砒霜累疮 水渍手足丫烂疮 手足麻裂疮 眼丹胞 偷针眼

卷十四

奇方上

卷十五

奇方中

卷十六

奇方下

劝医六则

《洞天奥旨》 清 陈士铎 著于公元1694年

当前位置:洞天奥旨»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5.2万+

著作简介:

《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全书分16卷,首载经络图,次为通论四卷,诸症九卷,又有奇方三卷。

作者简介:

陈士铎,清初著名医学家,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约生于公元1627年,卒于公元1707年)。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

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勉,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士铎平生好学,上探典籍之奥,博采诸家之长,通过临床实践,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以惠后学。其著作之丰,当为浙中之佼佼者,堪称著述等身。

陈士铎著有:《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奥旨》《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济世新方》《琼笈秘录》《黄庭经注》《梅花易数》等书,确实是洋洋大观。惜其所著,多所沦没。今存世的见有《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外经微言》等数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