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温热串解
序
绪言
卷一考证温热名义 热度表检温热法 检温热为辨证之助 温热提要 温热病候 论病所以发生温热及恶寒之原理 论热病轻重进退之状况 论虚热、实热之原因 论神昏谵语 论温热、瘟疫、温毒即西医之重轻热症 辨寒热 温病养津须防窒腻 温热、瘟疫脉迟、脉虚勿认作阴寒 身热不退治法卷二时感风寒辨 温病无汗宜透汗,有汗宜养津,误下宜生津解热 温热、瘟疫多伏气,温补、燥散俱不相宜 温热须汗至脚 论汗 战汗 续雷少逸 论戴麟郊五兼十夹 温热死候卷三脉辨 诊舌法 看舌十法 辨苔十法 察色八法 察平人舌苔法 验舌诀死症法 察目法 诊腹法本于《内经》《难经》 诊腹下手法及验轻重热症决死生法卷四叶香岩《温热论》注解卷五叶香岩《幼科三时伏气外感篇》注解卷六治温热方法上焦篇 治温热方法中焦篇 治温热方法下焦篇卷七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薛生白《湿热病篇》卷八余师愚《疫病篇》 附录:解热药新处方跋中西温热串解书后 |
《中西温热串解》 近代 吴瑞甫 著于公元1920年当前位置:中西温热串解»首页
阅读 1万+
著作简介: 《中西温热串解》,吴瑞甫编著的一部中医著作。温病类。八卷。约成书于1920年。 作者简介: 吴瑞甫(1872~1952年),名锡璜,字瑞甫,号黼堂,出生于厦门同安县同禾乡石浔村,祖辈7代咸以医名。自幼力学不倦,早年即举孝廉,14岁时奉父命学医,博览历代医学,精研思考,推陈出新,常有突出于前人的见解。32岁中举,因淡泊功名,遂在同安悬壶济世,并曾评注、校订宋代医书《圣济总录》和陈无择《三因方》。 吴瑞甫自编讲义《伤寒纲要》《四时感症》《中医生理学》《中医病理学》《传染杂病学》等16种。主编《厦门医药月刊》《国医旬刊》《医粹》《医统》《医经先声》等医学杂志、刊物。 主要著作有《伤寒纲要》《中西医温热串解》《册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辩》《诊断学》《内科学》等近20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