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康平伤寒论 |
《古本康平伤寒论》 东汉 张仲景 著于公元25-220年当前位置:古本康平伤寒论»首页
阅读 0.6万+
著作简介: 《古本康平伤寒论》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按最新医史学家的考证,发现康平本基本不可能是宋前版本。有大量宋人所改医书的风格和证据,已经否定康平本属于宋前版本,只是宋版《伤寒论》的一个坊本。 作者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