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序补益之剂(十首、附方七)发表之剂(十四首、附方八)攻里之剂(七首、附方四)涌吐之剂(二首、附方六)和解之剂(九首、附方五)表里之剂(八首、附方五)消补之剂(七首、附方六)理气之剂(十一首、附方八)理血之剂(十三首、附方六)祛风之剂(十二首、附方四)祛寒之剂(十二首、附方二)祛暑之剂(五首、附方十)利湿之剂(十三首、附方八)润燥之剂(十三首、附方二)泻火之剂(二十七首、附方九)除痰之剂(十首、附方五)收涩之剂(九首、附方二)杀虫之剂(二首)痈疡之剂(六首、附方二)经产之剂(十二首、附方二十二)附便用杂方(三首)小儿稀痘方(一首、附方三) |
《汤头歌诀》 清 汪昂 公元1694年![]() ![]() 著作简介: 《汤头歌诀》是清代汪昂撰古代医方著作。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 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 作者简介: 汪昂(1615~1695年),字仞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西门人氏。汪昂自幼苦读经书,“经史百家,靡不殚究”,是县里的秀才。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研究。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中国医学史》称汪昂“其书浅显易明,近人多宗之”,乃为我国清代著名医学科普及启蒙派的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