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序
卷一·总赋寒性 热性 温性 平性 用药发明 标本论 用药法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 五脏所欲 五脏所苦 五气凑五脏例 五行五色五味走五脏主禁例 手足三阳表里引经主治例 诸药泻诸经之火邪 诸药相反例 十八反歌 十九畏歌 六陈歌 五脏补泻主治例 用药凡例卷二·主治指掌羌活 升麻 柴胡 白芷 防风 当归 独活 木香 槟榔 吴茱萸 藿香叶 川芎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玄明粉 白术 人参 黄芪 甘草 半夏 陈皮 青皮 枳壳 枳实 桔梗 知母 蒿本 生地黄 熟地黄 五味子 川乌 白芍药 白茯苓 泽泻 薄荷叶 麻黄 浓朴 杏仁 巴豆 黑附子 苍术 秦艽 白僵蚕 白豆蔻 地榆 连翘 阿胶 桃仁 生姜 石膏 桂 细辛 栀子 葛根 瓜蒌根 猪苓 干姜 草龙胆 苏木 杜仲 天门冬 麦门冬 木通 地骨皮 桑白皮 甘菊花 红花 赤石脂 通草 乌梅 川椒 葳蕤 秦皮 白头翁 牡蛎 干漆 南星 商陆 葶苈 海藻 竹叶 葱白 天麻 大枣 威灵仙 鼠粘子 草豆蔻 玄胡索卷二·用药须知用药法象 四时用药法 用药丸散 药本五味歌 炮制药歌计六首 妊娠服药禁歌卷三玉石部 草部上 草部中 草部下卷四木部 人部 禽兽部 虫鱼部 果品部 米谷部 蔬菜部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金 李东垣 著于公元1180-1251年当前位置: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首页
![]() ![]() 著作简介: 《珍珠囊药性赋》,药学著作。又名《雷公炮制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该书分卷一《药性赋》,卷二为《诸品药性主治指掌》,卷三、四亦为《药性赋》。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实不知为何人何时之作。 内容有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其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大法;再次为主治指掌,记90种常用药的功用和主治;再次为用药须知;最后(卷三、卷四部分)分别将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品、米谷、蔬菜等9部中主要药物的性味、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赋,便于习诵。 作者简介: 李杲,李东垣,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因真定汉初称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 李杲虽非易水学派之起始人,然因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下,颇多创见,著述甚丰,故在易水学派中,影响较大。其著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另有《伤寒会要》《保婴集》《伤寒治法举要》《东垣心要》《万愈方》《医学辨论》《用药珍珠囊》《五经活法机要》《疮疡论》《医方便儒》《药性赋》等,有些已亡,有的系依托之作,故真伪尚待考。李杲医书,唯《内外伤辨惑论》,为其生前手定。余皆由门人校定。或据其有关资料所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