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指迷方 |
《全生指迷方》 北宋 王贶 著于公元12世纪初当前位置:全生指迷方»首页
![]() ![]() 著作简介: 《全生指迷方》,方书,3卷。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简称《指迷方》。宋代王贶撰,约成书于12世纪初。自序称“采古人之绪余,分病证之门类,别其疑似,定其指归”,足以解惑指迷,扶危拯困,故名。 原书久佚,清朝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厘为4卷,分为21门。卷1为脉论及诊脉法,卷2~4为寒证、热证、风食、风湿、疟疾、痹证、劳伤、气病、血证、诸积、诸痛、眩晕、厥证、痰饮、消证、疸病、咳嗽、喘证、呕吐及小便等20种病证。每证之前,皆详述病状,推究病源;次列方剂,诸方或采自古方,或录自当时名医的著作。 作者简介: 王贶,宋代医学家。字子亨,考城(今河南兰考)人。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名医宋道方婿,并从宋学。曾用针刺治愈一失惊吐舌不能复入之奇疾,名动京师。后更加意于方书。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以医得幸,人称“王朝奉”。 著有《全生指迷方》三卷,每详记病状,论述病源。其脉论及辨脉法诸条,明白通晓,被视为诊家枢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