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心法要旨卷一·外治法手法总论 手法释义 器具总论卷一·经义击仆损伤应刺诸穴 恶血已留复因怒伤肝 击仆伤后入房伤脾 击仆损伤脉色 《灵枢经》骨度尺寸 补遗:十不治证卷二·头面部巅顶骨 囟骨 山角骨 凌云骨 睛明骨 两颧骨 鼻梁骨 中血堂 唇口 玉堂 地阁骨 齿 扶桑骨 耳 玉梁骨 两钓骨 颊车骨 后山骨 寿台骨 旋台骨卷三·胸背部锁子骨 胸骨 岐骨 蔽心骨 凫骨 阴囊 背骨 腰骨 尾骶骨卷三·四肢部髃骨 臑骨 肘骨 臂骨 腕骨 五指骨 竹节骨 胯骨 环跳 大楗骨 膝盖骨 胻骨 踝骨 跗骨 足五趾骨 跟骨卷四·内治杂证法方法总论 伤损内证 伤损出血 瘀血泛注 瘀血作痛 血虚作痛 呕吐黑血 发热 肌肉作痛 骨伤作痛 胸腹痛闷 胁肋胀痛 腹痛 少腹引阴茎作痛 腰痛 眩晕 烦躁 喘咳 昏愦 作呕 作渴 秘结 挟表 补遗方 |
《正骨心法要旨》 清 吴谦 著于公元1742年当前位置:正骨心法要旨»首页
阅读 3.1万+
著作简介: 《正骨心法要旨》,4卷,即《医宗金鉴》卷八十七至卷九十卷。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损伤、骨折、脱曰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证的治疗。 作者简介: 吴谦(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县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吴谦领衔主编《医宗金鉴》,该著是乾隆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1742年,《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