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法
序
外科十法内消法 艾灸法 神火照法 刀针砭石法 围药法 开口除脓法 收口法 总论服药法 复论五善七恶救援法 将息法外科症治方药发背(对心发、肾俞发、搭背、手发、足发) 脑疽 鬓疽(发颐、时毒、大头天行) 井口疽(胁痈、肚痈、穿骨疽、鱼口、臀痈) 疔疮 喉痹 缠喉风 缠舌喉风 乳蛾 舌衄 悬痈 腮痈 喉疮 走马牙疳 喉瘤 茧唇 肺绝喉痹 瘰疬 鼻痔(鼻渊) 聤耳(百虫入耳) 眼丹(眼珠忽突) 白秃疮(落发不生) 粉刺雀斑 破伤风 跌打损伤 乳痈(乳岩) 附骨疽(伏兔疽) 蛇头毒 脱疽 臁疮 肠痈 悬痈(脏毒 内痔 外痔 脱肛) 下疳 杨梅结毒 大麻风(赤白游风 鹅掌风 烂脚风) 汤泡火烧 疥疮(天泡疮) 顽癣 自刎 竹木刺入肉 风犬咬(毒蛇蜈蚣咬) 误服砒毒(野菌毒) 自缢 落水 魇梦不醒 |
《外科十法》 清 程钟龄 著于公元1680-1733年当前位置:外科十法»首页
阅读 2.7万+
著作简介: 《外科十法》,程国彭归宗普陀时所作。因思予在天都时,仅着内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时之阙略也。乃复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约以十法,而施治之道,似无余蕴。言简而赅,方约而效,以之问世,庶几其有小补乎。 作者简介: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新安歙县城邑人,清代名医,著有《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广为流传。 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 另编有《外科十法》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