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读医随笔

自序

卷一·证治总论

气血精神论 升降出入论 承制生化论 虚实补泻论

卷二上·形气类

三阴三阳名义一 三阴三阳名义二 三阴三阳名义三 高骨大骨非一骨也 三焦水道膀胱津液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

卷二下·脉法类

单诊总按不同 浮沉起伏中途变易 脉不应病及脉平而死 脉中有线有吉有凶 脉有数道 止脉形势吉凶辨 摇摆之脉有来去辨 躁脉有浮沉辨 实洪实散虚洪虚散四脉辨 濡弱二脉辨 牢脉本义 弦脉反为吉象说 浮脉反宜见于闭证说 浮脉反不宜发散说 数脉反不宜用清散说 浮缓反不如弦涩说 伏脉反因阳气将伸说 代脉结脉反为阳气将舒伏气将发说 短脉余义 已死有脉复生无脉 胎怪脉鬼胎脉 伏湿冲气脉 结气伏热脉辨 太素约旨

卷三·证治类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 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 冬不按跷 春不病温义不同 燥湿同形同病 寒热同形同病 阴盛阴虚脉证辨 瘟疫脉沉 血热血干 温热发斑其人反清(附:虚劳将死,其人反清) 自啮狂走是气血热极非祟也 痰饮分治说 论咳嗽 论喘(附:哮) 伤寒伤风俱有戴阳(附:黄汗) 痉厥癫痫(奔豚) 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以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药对证而增剧

卷四·证治类

阴虚注夏阳虚注秋 论嚏 论呕哕 惊跃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 伤寒邪在阳经则脉浮在阴经则脉沉 少阳三禁辨 虫脉虫证 汗病 肺中伏风有专寒夹温不同 寒湿下受直伤少阴变证多端搜治匪易 史载之论水气凌心诸脉证 和解法说 血痹疟母合论 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 虚劳损极有内因外因两大纲 疟疾肝体坏外证 富贵贫贱攻补异宜其说有辨 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 病在肠胃三焦大气流行空虚之部与淫溢惉滞经脉膜络曲折深隐之部其治不同 身中腹中一股热气冲动者有虚实二因 五脏内伤外应见证 论痉不当以刚柔分虚实 黄疸黑疸 注冬 食填太阴证似结胸似温毒似阴虚 阴阳不别由于传派不清 辨阳旺阴生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 发明欲补先泻夹泻于补之义 伏邪皆在膜原 瘀血内热 劳伤阳虚发热 末病尤当治本 利小便 利止遗止反为死证 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 风厥痉痫(附:中恶、五尸) 中风实在上焦虚在下焦 厥逆奔豚脚气攻心 虚损奇证 敛散升降四治说略 新病兼补久病专攻 欲不可遏法宜疏肝健脾

卷五·方药类

石膏性用 丹皮不凉(并桔梗) 论远志石菖蒲秦艽柴胡 敛降并用 敛散并用 桂枝正治吐血 暴病忌术 调经安胎同药之误 桔梗不能升散 仲景抵当汤丸大黄䗪虫丸 大黄泻心汤是实则泻子法 燥屎与宿食用药不同 小儿乳食停滞 金银薄荷汤下 金银花薄荷汤下 金银箔 娑罗果 小柴胡非治疟正方 仲景方当分四派 阿片体性 当归 青蒿桔梗柴胡泽泻龙骨

卷六·评释类

读《伤寒论》杂记 读《内经》志疑五条 读书须是笃信方能深入 旧案有败证收功太速者 四因正义 君一臣二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偶之制也 君二臣三奇之制也 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藏德不止 故不下也…… 成而登天(《上古天真》)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 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 其气九州 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男子如蛊 女子如怚 太阴脏搏者 用心省真 五脉气少 胃气不平 阴阳结 斜 多阴少阳曰石水 少腹肿 反仰其手 应天者动五岁而右迁 应地者静六期而环会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折齿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 《内经》寸口内外分配脏腑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 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

《读医随笔》 清 周学海 著于公元1898年

当前位置:读医随笔»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5.5万+

著作简介:

《读医随笔》,清·周学海著。全书六卷,是作者汇集读书、临证之笔记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脉法、运气、方药和临床各种杂证的辨治等。该书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论述精辟,颇有启发意义,适合于中医各科临床医师及在校师生参阅。

卷一证治总论;卷二形气、脉法类;卷三~四证治类,列各种病证证治;卷五方药类,审辨药物性味效用;卷六评释类,为作者研读古医书的心得体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学海(1856~1906)清代医学家。字澄(澂)之,一字健之。浙江建德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至浙江候补道。儒而精医,论脉尤为精详。

著《脉义简摩》八卷,《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各两卷(后人合刊为《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所著引申旧说,参以实验,多心得之言。慕宋元人之善悟,故于史堪、张元素、刘完素、滑寿诸家书,皆有评注。服膺清代名医张璐、叶桂两家,证治每取张说,曾评注叶著《温热论》《幼科要略》《叶案存真类编》。

宦游江淮间,治疑难症多有奇效。博览群书,费时二十年(1891~1911),汇刻《周氏医学丛书》三集,共收医籍三十二种,一百八十八卷,为中医丛书之佳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