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研经言

袁序 陆序 陆序 自序

卷一

原因 原贼邪 原风湿 原荣卫 原易 伤寒温热诊治论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原瘴 原痧 原胎 成注《伤寒论》论 五志论 阴阳交并论 虫论 温疫总论 疟论 尸疰疳蒸四大症论 虚劳论 传尸劳论 肺萎论 正水风水诊法论 女劳疸黑疸同治论 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呕吐汗出下利消利八症异形同诊论 思虑致遗论 病无纯虚论 用药论一 用药论二 汤液论 制药论 药验论 古方用法论 泻心汤类诸方总论 承气汤类诸方总论 古方权量有定论论

卷二

学医说 诊诀说 《内经》热病说 七传辨误说 伤寒伤暑说 疹斑互讹说 古方癥虫混称说 扁鹊见垣一方人说 诊虚须知劳极说 温疫说 温疟说 温疟有三说 黄疸黑疸说 劳疸女劳疸二症说 三消说 痱与喑俳不同说 癫说 脏色单见说一 脏色单见说二 脾脉说 是动所生病说 古汤液丸散同方异法说 杂病治法折衷说 释证名 释露 释痓痉 释喘 释癫 释淋 释疝 释膈 释痰 释散 释毛 释代一 释代二 释钩毛弦石溜五脉 释㩌 释解 释服

卷三

伏冲解 中风伤寒解 秋伤于湿解 《伤寒论》六经解一 《伤寒论》六经解二 《伤寒论》六经解三 《伤寒论》六经解四 阳明病胃家实解 肠覃解 蛊怚解 邪解 邪哭解 酸削解 下利解 病遇节发解 阴脉阳脉解 晚发解 鼠瘘解 衄有太阳阳明证解 女劳疸日晡恶寒解 隐指解 阴阳附解 温病脉法解 软弱有石解 玉屏风散方义解 磁石治周痹解 人参解 桑根白皮解 百合病用百合解 仲景用桂枝例解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解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解 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解 小青龙汤解 当归四逆汤症解 侯氏黑散解 天雄散解 理中四逆方义解

卷四

《素问·平人气象》阙文辨 仲景法非北学辨 《金匮》非论杂病书辨 两湿温不可合一辨 温疟辨 辨柔痉不恶寒之误 蛟龙病辨误 黄疸辨 阴黄辨 内风辨 人迎气口辨 《千金》辨诬 君火相火辨 龙雷之火辨 甘草粉蜜汤方白粉辨 《金匮》水莨菪辨 常蜀截疟辨 瘪螺痧辨 驳元阴 驳吴喻二家说温疫之非 驳《临证指南》二条 十三科考 《金匮》马刀考 命门考 胞门龙门玉门考 白虎病考 羊胫骨考 四十难义疏 订正《素问·通评虚实论》经文并补注 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 读《经脉篇》书后 读仲景书书后 《伤寒论》跋 《伤寒论》例跋 《伤寒论》痓湿暍篇跋 《伤寒论》太阳篇跋 读《金匮》书后

《研经言》 清 莫枚士 著于公元1856年

当前位置:研经言»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5.6万+

著作简介:

《研经言》,医论著作,4卷。清代莫枚士(文泉)撰于咸丰六年(1856年)。本书载文156篇,多系研究中医经典著作(以《内经》为主)之心得。

内容包括阐析若干病证之名义和病理,订正《内经》原文,并予补注。凡经典医籍中叙理未明者,详予考证、析义;凡脉证含义不明或病证相互疑似者,则予说明;凡前贤遣方用药不当者,正其谬误或补充发挥;凡属前贤注解差讹者,则予分别批驳订正。对冷僻字词,予以正音释义;对古奥医理,予以阐述剖析。所论涉及一方一证之分辨、古今病名之比较,以及多种疑难病证之诊治。

作者简介:

莫枚士,清代医学家、文字学家。名文泉,号苕川迂叟。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少治训诂之学,举于乡。咸丰末年(1861年)避乱海上,见时疫盛行,始志于医学。论医常取儒学之法,本小学以读医经。

尝辑众说,考文析义,先后校注而成《伤寒论》《金匮方论》及《金匮论略》。又集众症,释名状,立义例,作《证原》及《脉法》。认为治病在于处方,处方在于遣药,遂相继撰著《经方释例》四卷(1884年)及《神农本草经校注》三卷(1900年),阐发己见。同治十年(1871年)集所存医论一百五十余篇,厘为四卷,名《研经言》,曾得陆懋修校正并序。其书重在释经辨误,多发前人之未发。所著《研经言》颇得医林赞许。《经方释例》尤多创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