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本草从新

卷一 草部(山草类)

卷二 草部(芳草类)

卷三 草部(隰草类)

卷四 草部(毒草类)

卷五 草部(蔓草类)

卷六 草部(水草类 石草类 苔类)

卷七 木部(香木类)

卷八 木部(乔木类)

卷九 木部(灌木类 苞木类 寓木类)

卷十 果部(五果 山果 夷果 味类 蓏类 水果)

卷十一 菜部(荤辛类 柔滑类 蓏菜类 水菜类 芝栭类)

卷十二 谷部(麻麦稻类 稷粟类 菽豆类 造酿类)

卷十三 金石部(金类 玉类 石类 卤石类)

卷十四 水部(天水类 地水类)

卷十五 火土部(火类 土类)

卷十六 禽兽部(原禽类 水禽类 林禽类 畜类 兽类 鼠类)

卷十七 虫鱼鳞介部(化生类卵生类等)

卷十八 人部

《本草从新》 清 吴仪洛 公元1757年

当前位置:本草从新»首页收藏
书内检索:
阅读 33.8万+

著作简介:

《本草从新》,十八卷,为清代流传较广的临床实用本草,清代吴仪洛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载药720余种,按《本草纲目》分类方法排列每药述性味、主治、功用、辨伪、修治等。多结合作者经验,并广泛总结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对于同一药物的不同品种也多区别其力量厚薄,性味优劣,指出功效上的差异。新增燕窝、冬虫夏草、太子参、党参、西洋参等常用药。

作者简介:

吴仪洛(约)字,澉浦人。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歧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并留成四明(今宁波)五载,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业举益精。行医40年,名噪乡里。

著《本草 从新》,对汪昂《本草备要》承误之处,逐一增改,并补入药草近300种,冬虫夏草、太子参等药,均系本书首载。注解药性,颇多新见。《成方切用》,录时用之方1300余首,阐释方义,详述加减。为医家临诊所重;附《勿药元诠》74条,皆防病养生之言。 《伤寒分经》,详注《伤寒论》字句并阐其蕴义。另著有《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然皆多散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支持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