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因证治
缪序
卷一卒尸 痹 痓(即痉也) 痿 厥 伤寒 大头肿痛(附:蛤蟆瘟) 霍乱 瘟病 伤暑 疟 疸 劳(附:劳极、烦热、劳瘵)卷二热 吐衄下血 下利 泄 自汗、头汗 淋(附:小便不禁、肾脏风) 头目痛(附:脑痛、眉骨痛) 眩晕 心腹痛 腰痛(附:腰胯肿痛、腰软) 肩背痛(附:腰髀痛) 胁痛(附:身体痛) 逆痰嗽 喘(附:哮)卷三宿食、留饮(附:痰饮) 嗳气、吞酸、嘈杂(附:谷气) 积聚(附:痰块) 消渴 痞 肿胀 呕吐哕 噎膈 疮疡 痈疽(附:瘿瘤)卷四乳痈 瘰 发癍 丹疹 金疮(附:油火刀犬等伤) 倾仆 百药中伤 癫狂(附:痫) 惊悸 疝㿗 脚气 虫(附:狐惑) 喉痹 口 舌 目 耳 鼻 齿 结燥 痔漏 妇人产胎 带下 经候 崩漏 小儿证 杂症 杂治 五脏证 七情证 杂脉 察视 汗 |
《脉因证治》 清 未知 著于公元1775年当前位置:脉因证治»首页
阅读 2.7万+
著作简介: 《脉因证治》,传朱震亨所著,然所载各方如左归丸、右归丸之类,皆出自张介宾《景岳全书》,而亦以古方目之,知其非震亨所著矣。 其书按四时气候,详列诸病。先脉、次因、次证、次治,颇有条理,而分属处未免牵强。如霍乱、泄泻属夏三月,伤寒属冬三月,已为拘滞。至於以颠狂、惊痫、痔漏、脱肛分属冬、夏,益为无说矣。春三月之证,分别真阴、元阴、真阳、元阳,其意主先后天立说,亦牵合不能了了。 作者简介: 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