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本草经集注

序录上

序录下

玉石三品

草木上品

草木中品

草木下品

虫兽三品

果菜米谷有名无实

果部药物上品豆蔻葡萄蓬蔂覆盆子大枣藕实茎鸡头实芰实婴桃樱桃中品梅实木瓜实甘蔗乌芋下品郁核杏核仁桃核仁李核仁安石榴菜部药物上品白瓜子白冬瓜冬葵子葵根苋实苦菜芜青及芦菔苜蓿荏子中品蓼实葱实白蘘荷菾菜水苏香薷下品瓜蒂苦瓠水斳落葵蘩蒌米食部药物上品胡麻麻蕡麻子饴糖中品大豆黄卷赤小豆大麦穬麦小麦青粱米黄粱米白粱米粟米丹黍米糵米秫米陈廪米下品腐婢扁豆黍米粳米稻米稷米酢酒有名无实类药物玉石类青玉白玉髓玉英璧玉合玉石紫石华白石华黑石华黄石华厉石华石肺石肝石脾石肾封石陵石碧石青遂石白肌石龙石膏五羽石石流青石流赤石芪紫加石终石草木类玉伯文石曼诸石山慈石石濡石芸石剧路石旷石败石越砥金茎夏台柒紫鬼目鬼盖马颠马唐马逢牛舌实羊乳羊实犀洛鹿良菟枣雀梅雀翘鸡涅相乌鼠耳蛇舌龙常草离楼草神护草黄护草吴唐草天雄草雀医草木甘草益决草九熟草兑草酸草异草癕草䒻草莘草勒草英草花吴葵花封花北荇花𨹻花棑花节花徐李新雉木合新木俳蒲木遂阳木学木核木核栒核荻皮桑茎实满阴实可聚实让实蕙实青雌白背白女肠白扇根白给白并白辛白菖赤举赤涅黄秫徐黄黄白支紫蓝紫给天蓼地朕地芩地筋地耳土齿燕齿酸恶酸赭巴棘巴朱蜀格累根苗根参果根黄辨良达对庐粪蓝委蛇麻伯王明类鼻师系逐折并苦领灰父陛根索干荆茎鬼𪋘竹付秘恶唐夷知杖葵松河煎区余三叶五母麻疥柏常更之生救煞人者丁公寄城里赤柱城东腐木凫葵白菀虫类雄黄虫天社虫桑蠹虫石蠹虫行夜蜗篱麋鱼丹戬扁前蚖类蜚厉梗鸡益符地防黄虫

《本草经集注》 南朝·梁 陶弘景 公元536年

当前位置:本草经集注»首页收藏
书内检索:
阅读 33.3万+

著作简介:

《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

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已、秦艽、芎劳等,治黄疽通用药有茵陈。柜子、紫草等。这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助益。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所论述。本书问世后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作者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

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据统计,全部作品达七八十种。惜多亡佚。至今尚存者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合丹药诸法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支持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