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伤寒寻源

自序

上集

伤寒正名 论王叔和 辟泥四时论病之谬 辟泥日数分经之谬 论陶节庵 论吴又可 诸家编次 司天运气 分别阴阳 十二经离合 察脉大法 寸口脉论 趺阳少阴脉论 脉分阴阳死生论 仲景六经辨证与《内经》热病论互异 辨中风 辨伤寒 辨温病 辨湿温 辨热病 太阳问答 阳明问答 少阳问答 太阴问答 少阴问答 厥阴问答 统论六经

中集

发热 恶寒 恶风 潮热 寒热 烦热 虚烦 烦躁 无汗 自汗 头汗 战汗 头痛 身痛 头眩 衄血 鼻鸣 耳聋 咽痛

下集

桂枝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桂枝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人参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加葛根汤 麻黄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真武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 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加桂枝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小建中汤 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干姜汤 栀子厚朴汤 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柏皮汤 瓜蒂散 五苓散 猪苓汤 文蛤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抵当丸 十枣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小陷胸丸 白散 麻仁丸 蜜煎导法方 猪胆导法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半夏泻心肠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黄连汤 黄芩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旋复代赭石汤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理中丸 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干姜附子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茯苓四逆汤 四逆散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赤石脂禹余粮汤 炙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芍药甘草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茵陈蒿汤 麻黄升麻汤 吴茱萸汤 黄连阿胶汤 桃花汤 半夏散 猪肤汤 甘草汤 桔梗汤 苦酒汤 乌梅丸 白头翁汤 竹叶石膏汤 牡蛎泽泻汤 烧裩散

《伤寒寻源》 清 吕震名 著于公元1850年

当前位置:伤寒寻源»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8.1万+

著作简介:

《伤寒寻源》,伤寒著作,3卷(即上、中、下集)。清代吕震名撰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书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主要辨风、寒、湿、温、热之源流及六经辨证诸法;中集以《伤寒论》中发热、烦躁、自汗等21种主症为要目,辨别疑似,指出其伴有症不同,则病之性质及治法用药亦异;下集专论《伤寒论》方之方义,对每方适应证及方药配伍均有较详细阐述。并取仲景自序“见病知源”之义,故名《伤寒寻源》,认为《难经》之“伤寒有五”,风、寒、温、热同隶属于伤寒之下。论述汇萃诸家,阐发仲景蕴义。

作者简介:

吕震名(1797~1852)(《清史稿》作“吕震”),清代医家,字建勋。先世自徽迁杭,遂为浙江杭州人。世业儒。

道光五年(1825)举人,曾任湖北荆门州判。旋弃官归里。道光十二年(1832)年寓居苏州。生平酷嗜医书。临证问、切精审,立方必先起草,数阅始定,诊疗辄有奇效。尝究心仲景书二十余年,谓《伤寒论》实为羽翼《内经》之书,不限于为伤寒立法。因不论伤寒、杂证,均以六经辨证为要。

著《伤寒寻源》三编(1850年),书中论述多有精辟之言。又著《内经要论》,未见传世。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