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类经

一卷

二卷

三卷

四卷

五卷

六卷

七卷

八卷

九卷

十卷

十一卷

十二卷

十三卷

十四卷

十五卷

十六卷

十七卷

十八卷

十九卷

二十卷

二十一卷

二十二卷

二十三卷

二十四卷

二十五卷

二十六卷

二十七卷

二十八卷

二十九卷

三十卷

三十一卷

三十二卷

《类经》 明 张景岳 公元1624年

当前位置:类经»首页收藏
书内检索:
阅读 20.4万+

著作简介:

《类经》是明代张景岳所著的医经著作,也是继隋代杨上善《太素》之后,对《内经》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又一著作,他将《灵枢》《素问》分作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共计三十二卷,全书多从易理,五运六气、脏腑阴阳气血的理论来阐发经文蕴义,颇能启迪后人,深为后世所推崇。

书中对《内经》作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内经》原文作了极为详尽的注释。在全面注释和分类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书洋洋数十万字,出版后,盛行于世,影响颇大。西安叶秉敬赞叹此书为“海内奇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条理井然,易于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这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在医史上,它不失为一部对《内经》的整理和注释比较好的著作。成为学习和研究《内经》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幼随其父游京城,十四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中年从军,曾到过燕、冀、鲁等地,后回乡致力于医学。于医之外,亦旁通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等学。

张景岳积30年辛劳研究《素问》《灵枢》,终于撰成《类经》。《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在医学理论方面,张景岳根据《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学派”。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含《新方八阵》)、《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支持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