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集腋成裘建电子典籍四库,聚书为塔筑网上医苑七阁。

黄帝内经·素问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第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第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第六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第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第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第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第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第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第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第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后序

后序

《黄帝内经·素问》 唐 王冰 著于公元762年

当前位置:黄帝内经·素问»首页
书内搜索:
阅读 7.8万+

著作简介:

《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

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成为后世医家研究该书的蓝本。

作者简介: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762),历时十二年之久,注成《素问》24卷,合81篇,王氏对运气学说很有研究,其理论见解记述于补入的七篇大论的注释中,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他对辨证论治理论也有所发挥,如治疗元阳之虚,主张“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治疗真阴之竭,则提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这是迄今临床治则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书,宋代己佚。世传还有《玄珠密语》十卷,《昭明隐旨》三卷、《天元玉册》三十卷,《元和纪用经》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使用协议|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使用本网站,即视为您已阅读并同意使用协议

© 岐黄 ( 晋ICP备18000168号 )

Powered by Discuz! © Discuz! Team.